什么是唐筛?

唐筛,全称为唐氏筛查,是一种孕期检查方法,用于评估孕妇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(Downsyndrome)的风险。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,会导致胎儿智力障碍、生长发育迟缓和多种健康问题。
唐筛的原理

唐筛主要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游离胎儿DNA(cfDNA)和甲型胎儿蛋白(AFP)等指标,结合孕妇的年龄、体重、孕周等因素,计算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。这种方法相对简单,且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。
唐筛的适用人群

唐筛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:
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,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有家族史或既往生育过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孕妇。
有其他染色体异常疾病家族史的孕妇。
初次产检时,医生建议进行唐筛的孕妇。
唐筛的时间
唐筛通常在孕早期(孕9-13周)和孕中期(孕15-20周)进行。孕早期唐筛主要检测孕妇血液中的AFP和hCG水平,结合孕周和孕妇年龄等因素,评估胎儿非染色体异常的风险。孕中期唐筛则结合孕妇血液中的AFP、hCG和游离胎儿DNA(cfDNA)等指标,更全面地评估胎儿非染色体异常和唐氏综合征的风险。
唐筛的结果解读
唐筛的结果通常以“风险值”或“风险比”来表示。具体如下:
低风险:表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低。
高风险:表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高,需要进一步检查,如无创产前检测(NIPT)或羊水穿刺等。
临界风险:介于低风险和高风险之间,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。
唐筛的注意事项
进行唐筛时,孕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确保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遵循医嘱。
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分别进行唐筛,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胎儿风险。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戒烟、戒酒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。
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,及时与医生沟通。
唐筛与无创产前检测(NIPT)的区别
唐筛和无创产前检测(NIPT)都是孕期检查方法,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:
检测方法:唐筛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指标,NIPT则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cfDNA。
准确率:NIPT的准确率高于唐筛,可以达到99以上。
适用人群:NIPT适用于所有孕妇,而唐筛主要针对高风险人群。
费用:NIPT的费用高于唐筛。
唐筛作为一种孕期检查方法,对于评估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。孕妇在进行唐筛时,应遵循医嘱,注意相关注意事项,以便更好地保障自己和胎儿的健康。